「BUD專項基金」東盟計劃

東盟計劃是甚麼?

由「BUD專項基金」在2018年擴展的計劃。原「BUD專項基金」在2012年時只有內地計劃,然而在2018年,政府不但加碼了資助金額,亦新增東盟計劃,讓資助擴展至東盟成員國:馬來西亞、新加玻、泰國、越南、印尼、菲律賓、文萊、柬埔寨、老撾和緬甸。

為何政府會新增東盟計劃?

「一帶一路」的發展增加了不少商機給企業,政府藉此在2018年新增東盟計劃以助企業進入東盟市場,再者,東盟市場原本已經是香港第四大出口市場,對於有興趣在東盟國家發展的企業,BUD專項基金資助是一個「加油站」,協助你們在東南亞國家的發展。

另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補性強,經濟特區及工業園區設有各種模式,加上香港的《自由貿定協定》及《投資協定》擴大至東南亞主要經濟體,涵蓋了服務貿易、貨物貿易、經濟和技術合作等等,兩份協定在進一步加強香港和東盟在貿易和投資的往來同時也提供法律保障。

東盟國家在電子商貿市場的消費力 

東盟國家的互聯網滲透率開始漸高,國內有淘寶,東盟有LAZADA。LAZADA和淘寶一樣是一個網上購物平台,網站內容多元化,因為吸納不少消費者。在東盟十個國家內,至少有六個國家在LAZADA的消費能力十分強,企業可以考慮透過該購物平台銷售產品,借助購物平台產生的瀏覽量增加銷售機會。

東盟地區的特別之處 

東南亞國家的出口多為成衣、鞋履、電子產品,而「BUD專項基金」是可以任何行業也可以申請,即是說如果你原本在香港是以衣服生意為主,可以嘗試在東盟地區拓展新的市場,特別是網上銷售方面。

由於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公司先後進駐東盟電子商盟,為東盟國家帶來新的數碼支付和物流技術,彌補它們在網上商貿市場的不足及制約,因此物流供應商也會不斷增加,跨境物流及銷售相比起以前便會容易得多,而東盟國家多為B2C(Bussiness-To-Consumer)的形式在網上銷售,因此若然在香港一直只用B2B(Bussiness-To-Bussiness)的手法,在東盟國家便可以作一番嘗試。

此外,因為自貿協議的關係,東盟10國逐步減少對香港貨物徵稅,放寬香港企業到當地投資限制,再加上勞動力及生產力續漸強大,越南等國吸引不少國家設廠 ,增加生意;中小企業總商會會長巢國明也表示過:「如果一直同內地做生意,又想拓展市場,不敢貿然投放大筆資金,如今有資助去東貿試溫,是一個不錯的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在東盟市場的發展潛在力也不會差過在內地。

WhatsApp chat